您当前位置:中国菏泽网  >  本地要闻  > 正文

市政协委员热议乡村振兴
让希望的田野充满活力让乡亲们生活更上层楼

作者: 郭卫东;武霈 来源: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: 2024-01-12 09:03

□记者 郭卫东 武霈

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今年菏泽将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,持续壮大乡村产业,大力推进乡村建设。两会期间,会场内外,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加快推动农业全面升级、农村全面进步、农民全面发展,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。

做好“特色产业”文章

“我市特色产业蓬勃发展,巨野工笔画、曹县汉服、单县羊肉汤产业产值分别突破20亿元、70亿元和90亿元,牡丹区芍药鲜切花销量占据全国市场的‘半壁江山’,一项项数据表明农业特色产业大有可为。”在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后,市政协委员李爱国难掩内心激动。他表示,乡村振兴扎实推进,要发挥产业优势,进一步提升特色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市场知名度。

李爱国认为,当前部分农业产业普遍面临产业链单一、农产品种类少、多而不优、销路不畅,科技支撑能力不强,优秀产业技术人才短缺,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,电子商务发展动力不足、市场化适应能力弱等问题。

李爱国建议,要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,走好延链补链、产业融合之路,通过抓繁育、强链条、促循环,不断延长特色农产品产业链。

保障土地要素,助推农业产业项目“扎根”

“我市在农业发展中取得了很大成绩,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难题,尤其是乡村产业用地方面比较突出。”市政协委员高永燕说,结合工作实际和前期的多次调研,此次大会,她带来了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破解乡村产业用地难题”的提案。

高永燕认为,土地要素保障对农业产业项目影响巨大。当前,在乡村产业振兴用地方面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,制约乡村产业发展,亟待突破和解决。

高永燕建议,预留部分用地指标用于产业发展,整合闲置建设性用地,拓展乡村产业用地指标,加大设施用地扶持力度,适当调整设施用地配比,调整完善产业用地政策,创新使用方式,推动不同农业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,更好地保障农村产业发展。

“通过促进土地资源在产业间的合理配置,提高土地利用效率,拓展乡村产业用地供给渠道,进而盘活农业产业资源,助推农业产业项目的招引和扎根。”高永燕说。

做好“后半篇”文章,打造滩区群众幸福“生活圈”

扎实做好滩区迁建后半篇文章,努力把黄河滩区打造成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生活富裕的“幸福滩”,是推进黄河流域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。

市政协委员张惠平认为,乡村振兴找准产业路子是关键。要依托滩区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、立足滩区迁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培育打造黄河滩区特色优势产业。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,以稳定就业促进经济发展,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。

张惠平建议,要大力发展黄河流域乡村旅游业,提升乡村经济活力。通过建设乡村旅游景点,开展乡村旅游活动,促进乡村经济发展。做好农文旅“三产”融合的文章,增加黄河沿线百姓的全产业链收入,带动沿黄经济效益、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健康发展,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。

“同时,要不断改善黄河流域乡村基础设施,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,改善乡村道路、供水、供电等,提高农村群众生活质量。”张惠平说。

围绕“挖掘黄河资源 讲好黄河故事”,市政协委员荣海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。此次大会,他带来了“关于充分挖掘利用黄河资源促进菏泽经济社会发展”的提案。

为更好地挖掘黄河文化,荣海生先后深入到菏泽黄河沿岸和黄河故道多个县区镇村,调查了解文化遗址遗迹、风俗习惯、民间传说,并结合史料撰写了20余篇关于黄河历史文化的社科普及文章。

荣海生建议,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,组织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、应用对策研究;广泛开展社科学术交流;做好社科智库的协调、联络、服务工作;整合社科研究资源,开展专题联合公关等活动。在更大的舞台上讲好黄河与菏泽、黄河与汉文化融合发展的故事,努力擦亮菏泽“黄河文化”名片,为菏泽文旅融合服务。

分享到:
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|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:鲁新闻办[2004]20号 |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:37120180017
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09012531号 |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国菏泽网